节日风俗的由来

       我国民族众多,地域辽阔,山水不同,环境各异,形成各地、各族人民的固有风俗习惯,虽然有其相同者,也有其差异者,但都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生息、发展和进步的过程。风俗是历史的一面镜子,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,无不打下时代的烙印。所以古代人对风俗的解释为“礼,履也。园人所践履,定其法式,大而冠婚丧祭,小而视听言动,皆有其节文也。”“俗者习也,上所化者曰风,下所习者曰俗。”(汉书·地理志>对风俗下了这样的定义:“凡民函五常之性,而其刚柔缓急,声音木同,系水土之风气,故谓之风;好恶取舍,动静亡常,随君上之情欲,故谓之俗。”以上对风俗的解释,都是说明了人类与风俗的密切关系。风俗起源于平民之中,无管地位高低、富贵贫贱的人,都得遵守。


       在我国长期的历史长河中,流传下来的风俗种类很多。诸如:婚嫁礼俗、丧葬礼俗、岁时风俗、节日风俗、集会结社风俗等等,都有其历史渊源和发展规律。

      本世纪初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森纳说:“原始人类为满足需要开始活动的同时,也发展了思维。因为他们感受自然界的压迫与心理的痛苦,经过长期磨炼,形成选择的能力。这种能力乃属于团体而非个人的*因而大众都能利用他人的经验,达到一种共同的目的。由共同的目的逐渐变成风俗与同一模型的生活方式:””这种说法,与我们的理解是一致的。可见尽管民族不同,地域不同,国籍不同,但民俗形成的因素和规律.大体上是相同的。

       我国著名学者黄遵宪论“民俗”时说道:“人情者何,习惯而已。川岳分区,风气间阻,此因其所习,被亦因其所习,日增月益,各行其道,习惯之久,至于一成不可易,而礼与俗,皆出于其中。”③可见民俗的形成,有其自然的规律,“非从天降,非从地出,因人情而为之也。”(黄遵宪语)而是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,共同感觉需要的一种东西:它表达了人们的共同心理、共同要求和共同的愿望,时间长了,约定俗成,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形式。可见一种风俗的出现,既是众多人们的共同愿望,又是代表了一个时期潮流之所至,不以少数人所能制止的。应该说,一个时代的风俗,综合了那个时代人们意识的精华,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文明。当然         人们的认识水平,随着时代的变化,科学文明的进步,是有变化的。但令人不能苛求于古人,不能以现时的新观点,否定我们祖先传承下来的精神文明。不可否认,古老的精神文明,有许多为令人所不齿,这就需要改革,是移风易俗的任务了。

       节日风俗形成的基本要素有三:(1)地域、气候、节气的自然条件c生活于南方的人,气候热,万物生长快,生活节奏快,其民聪明、多智,富有创新精神;生活于北方的人,气候寒冷,万物生长较慢,生活节奏也较慢,其民豪迈、朴素,富有楔而不舍的精神。居住在高山峻岭的人,性格刚毅,多勇猛宣前之士;居住在河川的人,性格温柔,多智谋远略之士,故有“北山愚弱”、“河曲智空”之说。(2)生产方式和谋生手段。靠农业生产生活的人.具有农民耕作的思想意识:靠游牧、渔猎为生的入,具有游牧、渔猎操作的思想意识c由于生产方式和谋生手段不同,形成的风俗习惯,具有不同的地方特色;(3)生存与斗争的各种需要c由于日常生活的需要,产生了“日常习俗”;生产方式上的需要,产生了“生产习俗”;信仰方面的需要,产生了“祭招风俗”;表彰、庆贺方面的需要,产生了“庆贺风俗”;礼仪往来方面的需要,产生了“礼仪风俗”,等等*

       节日风俗形成的过程,大致是根据生活的需要,经历了由不自觉到自觉,由不定型到定型,逐渐发展和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。节日风俗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,祟尚“礼尚往来”的传统观念,表现得十分突出。

       随着人类科学文明的进步,人们逐渐认识自然的变化。按照古代黄河流域的物候历计算,以五日为一候,三候为一气,一年分二十四节气,共七十二侯。其方法是以乌兽虫鱼、草木生态的变动以及其他自然现象的出现和消失,来验证气候的变化和季节的推移。人们又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(黄经),把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,包括“雨水”“春分”等十二个“中气”;“立春””晾蛰”等1—二个“节气”,统称为“二十四节气”。

       二十四节气的问世,又使节日的产生有了依据的条件;节日是人们在生活中交流感情,传播信息的桥梁。走亲访友,问寒知暖,交流经验,需要这种桥梁,逐渐形成了一种“礼尚往来”的制度,这就是节日的来源。有了节日,就有节日的风俗活动。这样一年中一来一往,日积月累,约定俗成,形成了一种固定的风俗。

       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,由于历史事件的发生,或由于某些神话传说,逐渐丰富了节日的内容,给节日风俗增添了生动活泼的传奇色彩。例如清明节达一天,在全国各地都有在野外踏青、打球、拖钩、斗鸡、打秋千、放风筝的风俗;还有烧纸、扫墓、条祖的风俗;由于春秋战国时“重耳走国”,介子推刮肉奉君故事的影响,把清明节前一天的“寒食节”(亦称“禁火节”“禁烟节”)与清明节合并。从此,清明节这天,有了在各家各户的门上,插上青翠的柳枝,向介子措母子招魂的风俗。

       又如端午节(亦称端阳节),这天全国各地都有插艾叶、挂富蒲、喝雄黄酒、吃踪子的风俗。由于屈原投泊罗江的故事,这个节日又增添了纪念屈原的内容。据说到了汉代建武年间,长沙有一个人名叫欧回,他白天看见一个人,自称三间大夫:)2t他说:“你们对我的祭把很好,可是每次祭把的食品都被江中的较龙抢去了,以后可以把祭品用艾叶塞茎,用五色线捆上,艾叶和丝线都是蚊龙最害怕的东西。”后来,人们照这个传说做了,所以插艾叶、吃棕子、赛龙舟的风俗话动,遏及我国各个地区。

       再如腊八节.本是中国古老的祖先崇拜性的祭柜节日,后来附会了传说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迎牟尼.在成佛得道前,他遍游了印度的名山大川,到处访贤、修行;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,他到了北印度的摩捐伦国(现在印度比哈尔邦的尼连河附近)。这个地力气候闷热,空气稀薄,他又饿又累,实在忍耐不住,终于休克了。这时一位牧女来到跟前,急忙把她带的糯米粥,送给释迎牟尼吃;释迎牟尼吃后,顿时精神振奋。于是他洗了个澡,就在这里的菩提树下成佛了。为了报答牧女救命之恩,每到一年腊八这一天,就聚集门徒念经,吃糯米粥,以资纪念。这个传说,又增加了节日风俗色彩。


130-0810-0183

Follow US